绿色通道,是我院针对危重患者及特殊病人所开设的一条生命保障线。近日,在这条便利通道上,全院上下齐心协力、争分夺秒,再一次成功抢救了我校一名身患严重“感染性休克”的新疆籍学生。
10月28日,我校学生黄俊鹏因咽痛、咳嗽2天,发热1天入我院内一科住院治疗。13年的原发性白细胞减少症、粒细胞减少症病史,使得病情迅速加重,尽管进行了规范治疗,但很快进入了感染性休克状态,白细胞严重降低,只有0.4×109/L,血小板严重减少,只有36×109/L,伴有急性肝肾功能损伤和严重的电解质紊乱、凝血功能障碍,病情重,难度大。学校及医院领导得知病情后,十分重视,全力支持抢救。唐立真副院长连夜组织并主持了全院专家会诊,集体讨论诊治方案,并在患者未交住院费、且家属尚未赶到的情况下开通绿色通道实施抢救。
时间就是生命,ICU团队在柴瑞丽主任的带领下与疾病顽强赛跑,各项操作和治疗紧张有序,穿刺、补液、输血、强力抗感染等一切都在规范进行,忙碌的抢救使得他们一直到午夜还没想起晚饭的事情。在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中,医务科、设备科、输血科、药房、检验科等相关科室通力合作,午夜时分他们仍忙碌于联系病人所需的特殊药品及血液制品。齐心的奋战,彻夜的抢救,终于换来了生命的希望。凌晨6:00当其家长从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赶到医院时,患者的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。随后的几天,经过ICU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,以及内一科、内三科、中医科等多学科的协作,患者病情逐渐好转。住院第4天,完全停用升压药,体温基本正常,病人开始进食。住院第7天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,住院第8天,患者康复出院。
出院时,黄俊鹏对我们说,这一周他今生难忘,他说在ICU层流监护大厅里,自己从来都没有感到别人所说的无助和恐惧,他最大的感触就是“高效”、“精湛”和“温暖”,他也因此更加坚定自己对医学之路的选择。住院期间,他的父母也曾多次在唐立真副院长的面前流下感激的泪水,并送来了真挚的感谢信和锦旗。出院时,家长感动地对柴瑞丽主任说:你们是俊鹏的医生,也是他的老师,更是我们的亲人!
ICU 姚长浩